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(CAAC)作为民航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,其职称评审遵循国家高校职称制度总体框架,同时结合民航行业特点制定具体标准,以下是CAAC教职员工评职称的核心要点,涵盖基本条件、评审流程及特色要求,供参考:
职称体系与级别
CAAC职称评审主要针对教学、科研、工程技术等岗位,常见职称序列包括:
- 教师系列:助教(初级)→ 讲师(中级)→ 副教授(副高级)→ 教授(正高级);
- 工程技术系列:助理工程师(初级)→ 工程师(中级)→ 高级工程师(副高级)→ 正高级工程师(正高级);
- 其他系列(如实验技术、图书资料等)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。
核心评审条件
不同职称级别(以教师系列为主)的具体条件差异较大,以下为通用要求及关键指标:
基本资格条件
- 学历与资历:
- 初级(助教/助理工程师):一般需本科及以上学历,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(本科)或直接认定(硕士)。
- 中级(讲师/工程师):博士毕业可直接申报;硕士需任初级满2年;本科需任初级满4年。
- 副高级(副教授/高级工程师):博士需任中级满2年;硕士/本科需任中级满5年。
- 正高级(教授/正高级工程师):需任副高级满5年(本科需先取得副高级)。
(注:具体年限可能因学校政策调整,以当年通知为准。)
教学能力要求
CAAC作为飞行技术特色高校,教学考核注重专业实践与行业结合:
- 课时量:需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(如讲师每年≥200标准课时,副教授≥160课时);
- 教学质量:学生评教、同行评价需达标,且无教学事故;
- 教学成果:副高级以上需有教学研究项目(如校级/省级教改课题)、教材编写或教学获奖(如校级优秀教学奖)。
科研与行业贡献要求
民航行业特殊性决定科研需聚焦航空安全、飞行技术、民航管理等领域,指标包括:
- 论文/著作:中级需发表核心期刊或普通期刊论文;副高级需发表高质量论文(如SCI/EI、CSSCI)或出版学术专著;正高级需有标志性成果(如权威期刊论文、国家级课题)。
- 科研项目:副高级需主持校级以上课题(如民航局安全能力建设项目、省部级课题);正高级需主持国家级课题或重大行业项目。
- 行业服务:参与民航行业标准制定、技术评审、飞行训练规范制定等(副高级以上需有相关证明)。
师德与综合考核
- 师德师风需通过学院考核(无违规违纪记录);
- 参与学院公共服务(如指导学科竞赛、社会培训、学院管理);
- 继续教育需完成规定学时(如省级/国家级培训)。
评审流程
CAAC职称评审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:
- 个人申报:按要求提交材料(学历、业绩、教学科研成果、推荐信等);
- 单位审核:二级学院/部门初审,核实材料真实性;
- 专家评审:校内外专家组成评委会,对教学、科研、师德等综合评议;
- 公示与上报:校内公示无异议后,报四川省教育厅或人社厅备案;
- 发文聘任:通过后由学院发文聘任,兑现相应待遇。
CAAC职称评审的特色
- 行业导向:科研成果需与民航实际需求结合(如飞行训练技术改进、航空安全研究),行业认可度(如民航局项目、行业标准)是重要加分项;
- 实践经历:教师需具备飞行训练或民航运营的实践经验(如飞行教员需有飞行小时数),工程技术岗位需有民航设备维护、适航审定等经历;
- 双师型要求:部分岗位鼓励“教师+工程师”双资质,持有民航执照(如飞行教员执照、机务维修执照)可优先。
注意事项
- 政策动态:职称评审条件可能随国家/四川省政策调整(如“破五唯”改革),需关注学院人事处发布的最新通知;
- 提前规划:中级以上职称需长期积累,建议提前3-5年规划科研项目、论文发表;
- 咨询部门:具体材料要求、破格条件等需咨询学院人事处职称办(电话/官网可查)。
CAAC职称评审需兼顾“教学能力+科研实力+行业贡献”,尤其注重民航特色成果,建议教职员工结合自身岗位(教学/科研/技术),针对性积累业绩,并密切关注学院政策动态。

